2011年6月14日 星期二

評論瑪麗‧凱利《那隱晦的慾望主體》

 

《那隱晦的慾望主體︰賀爾‧福斯特與瑪麗‧凱利的訪談》(That Obscure Subject of Desire: An Interview with Mary Kelly by Hal Foster)是文化研究與批評理論學者福斯特,針對《中間時期》(Interim,1984-89)這件計劃創作,與藝術家兼理論家凱利的訪談對話。

《中間時期》從〈身體〉(Corpus)、〈財富〉(Pecunia)、〈歷史〉(Historia)和〈權力〉(Potestas)四個部份,探討女性老化過程的再現,以及性取向、意義和語言的交互關係。以理論和創作的相互結合和影響作用的方式,她從女性的角度出發,企圖重新研究並重新詮釋歷史。

在〈身體〉中,首先,她藉著挪用改寫夏可(J. M. Charcot,1825-93)的《歇斯底里症候群像》(Iconographie photographique de la Salpêtrière,1877-80),汲取女性主義在精神分析方面的見解,重新定義歇斯底里的位置,並問題意識化女人的圖像。再者,將原先被凝視的作為慾望客體的女性身體,以裝置的方式,透過多重感官的加入,將之驅散為可被聆聽的慾望主體。最後,援引諾曼‧布萊森(Norman Bryson)「非圖像的圖像」(aniconic image)的概念,去打破視覺圖像的限制,進而使觀者遠離女性的身體,以避免被連結到父權的無意識和其對女性愉悅的禁制。

在〈財富〉的部份,分別有「母親」(Mater)、「妻子」(Conju)、「妹妹」(Soror)和「女兒」(Filia)這些片段的標題,這些命名牽涉到整個社會關係,代表著後天環境制約下,女性被迫選擇的身分認同和性別特質。取材傅柯(Michel Foucault,1926-84)對家庭、性取向的機制和社會制度的理解認識,試圖探尋更多認同形式的可能性。

在〈歷史〉這裡則談到女性的集體認同。早期從語言中被排除,阻礙進入愉悅的那不存在的「他者」,到後來形成了另一種存在;當需要一個認同的超驗形式時,便成為一樣的「我們」,一個有縫隙的集體性實體。這時,凱利採用蒙太奇的對比形式,問題意識化女性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的單一性,警醒我們不要忘了差異。

而在〈權力〉,則諧擬一種西方文化中生物學的、社會學的,甚至心理學的二元對立:一個永存於性別的或者社會的分裂的差異基模。

凱利巧妙的挪用精神分析,加之以新自我指涉的(neo-self-referential)藝術處理。另外,在對話中,凱利也提到了從《產後文件》(Post-Partum Document,1973-79)到《中間時期》這種發展數年的延伸計劃式的創作,其實是一種修通(work through)的心理治療技術的實踐。修通,意味著經過探究種種形式的抗拒與反覆詮釋,人們可以增進自我覺察(self-awareness)的能力,以了解自己不合理信念的源頭與影響,並解決心理困擾。似乎,她也正不斷的藉理論研究與創作努力的自剖著。

最後,提到她發展出一種民族誌學者的創作模式。這一方面是對單義性權力的限制;另一方面則是以具多音性(polyvocality)的實驗性寫作形式,去試圖補捉使認同匯聚的多重因素。而我們,若要全面地了解真相,就必須開發、連結女性優勢的其他感官,才得以逐步探求女性主體的全貌。

2007/07/15

從〈BABY LOVE〉看鄭淑麗的網路裝置藝術

 

前言

在新媒體及數位藝術的領域中,成長於台灣的鄭淑麗是位頗具代表性的人物,1990年代中期更成為運用網路媒體進行創作的先驅之一,是當代網路藝術中常被提及的藝術創作者,本文將從〈BABY PLAY〉這件作品出發,一窺鄭淑麗的網路裝置藝術(Net Installation)[1]

〈BABY LOVE〉是鄭淑麗設定分為三個部份的「寄物櫃嬰孩創作計畫」(Locker Baby Project)中的第二個計畫。

整個系列的三個計畫分別是〈BABY PLAY〉、〈BABY LOVE〉和〈BABY WORK〉。第一個計畫的作品〈BABY PLAY〉由日本電信公司NTT(Nippon Telephone and Telegraph)下設的互動傳播中心ICC(Intercommunication Centre)委託創作,已於2001年完成並在東京展出。第二個計畫的作品〈BABY LOVE〉則屬國立台灣美術館的數位藝術創作計畫,2005年12月於法國巴黎東京宮(Palais de Tokyo)首展;2006年5月則回到國美館展出。第三個計畫〈BABY WORK〉則尚待完成。

背景設定

這一系列創作計畫的發想是來自1980日本小說家村上龍所寫的《寄物櫃裏的嬰兒》(Coinlocker Babies),小說的內容主要是描述兩個被親生母親丟棄於寄物櫃的主角阿菊和阿橋,他們小時候因為承受不了和母親分離的事實而產生精神疾病,接受讓他們以為回到母親體內的聲音治療,成長時藉著破壞社會去追尋母親心跳聲的故事。

改編的Locker Baby,接續阿菊找到生化武器DACHURA(一種超級強效興奮劑,服用的人會完全喪失記憶,被恍惚感包圍,並展開破壞一切眼見人事物的亢奮行為)並以之毀滅世界的情節,假設世界再生之後的2030年,一家「桃莉波麗基因轉殖公司」(DPT,Dolly Polly Transgency),從阿菊挖掘出DACHURA附近的沖繩島深海珍珠貝殼的基因,來培育繁殖複製寶寶,將之孵育於寄物櫃中,人類以之做為接收、儲存、傳送與商訂買賣、轉讓彼此的「記憶」和「情感」的工具。

BABY LOVE

clip_image001[4]
Florian Kleinefenn 攝影,2005
clip_image001[6]

一、作品概念

〈BABY LOVE〉的場景設定可以辨識出小說中的影子。小說中阿菊因為心中壓抑的衝動,而無法忍受在地球上的靜止不動,總想著希望能以暈眩般的速度朝某處飛去。作品則設定在人與複製寶寶共處的遊樂園旋轉咖啡杯。參與者藉由網站和展覽現場的傳輸裝置,將自己喜愛的MP3音樂歌曲傳送到「記憶與情感共享裝置」(ME,Memory-Emotion),在操控咖啡杯的過程中,藉由咖啡杯的旋轉和碰撞,將自己的音樂歌曲與「記憶與情感共享裝置」隨機抓取的情歌融合混雜,在多變的旋律與咖啡杯的旋轉中,讓參與者沉溺於昏眩狀態,享受著偶然變數與混雜無序所營造的歡樂,以及在旋轉碰撞中共享干擾混雜的虛幻感。

二、機構裝置

〈BABY LOVE〉是個由六個直徑170公分的旋轉咖啡杯和六個70公分高的複製嬰孩組成的行動無線裝置。咖啡杯以一體成型的FRP(Fiber Glass Reinforced Plastics之縮寫)強化玻璃纖維材質製作,裡面的機構則包含兩個強力直流馬達(各420瓦特)、萬向輪以及控制速度和方向的電子觸控系統,機電系統則包括微電腦控制器、四種感應器(速度設定、觸摸、方向和碰撞壓力)以及無線傳輸的模組等等。每個咖啡杯上有個以矽膠材質製作的粉紅寶寶,為了延續系列創作中置物櫃嬰孩的概念,在每個寶寶的左胸上設計了小LED顯示數字與鑰匙孔作為身分識別。每個寶寶裡設置一組具802.11無線上網功能的Mac mini電腦來處理無線傳輸及混音技術。

三、數位互動

作品邀請參與者藉由網路或插入現場的讀卡機(i-Pod、MP3撥放器或者任何記憶卡)上傳情歌給寶寶,上傳的mp3檔案會被重新編碼成ME資料,之後再從寶寶心臟部位的電腦透過無線網路傳回到網路世界裡。所接收mp3檔案時檔案資料會被分析及分解成不同片段讓寶寶覆播學唱(尿布兩側的鈕扣是兩個小喇叭)。

咖啡杯的方向盤設有感應裝置,電腦微處理器藉由RS232串列通訊控制與無線網路連線,將感應資料傳送至嬰孩裝置。以MaxMSP程式所撰寫的系統平台接收與處理MP3情歌,搭乘咖啡杯時藉由操控方向盤與變換速度可拖曳情歌混音。旋轉的咖啡杯共有自動與手動兩種操作模式與寶寶所播放出來的歌曲產生互動。在自動操作的情況下,咖啡杯會自動旋轉,參與者亦可切換至手動模式自由駕駛咖啡杯。在咖啡杯中,參與者可以掌控旋轉咖啡杯,也可以選擇被咖啡杯的旋轉掌控。

咖啡杯會以旋轉的方式往左、右、前三種方向移動、速度上會有三種速率,在轉動咖啡杯的方向盤的同時音樂也會隨著方向盤往前、往後,猶如音樂DJ在刮唱片般的播放著音樂,同時也呼應小說中阿橋在探尋各種聲音的可能性時,無意間發現的聲音密碼。

四、碰撞機制

環繞咖啡杯底座的矽膠管內設有碰撞感應器,當咖啡杯互相碰撞的瞬間,碰撞感應器可偵查到碰撞瞬時刻,並將此訊息(透過802.11)傳到網路伺服器和寶寶電腦裡。在碰撞的瞬時刻,寶寶們會互相交換mp3檔案片段,重新混音。這個碰撞時刻以及重混的音樂會被記錄及傳送到網路上播放。

情感、記憶與複製

把故事設定在2030年,產生了所謂的「桃莉波麗基因轉殖公司」,這與生物、DNA基因的發展有關。鄭淑麗相信無性繁殖(clone)會發展到人類,複製嬰孩可以成為人類感情上的寄託,一如近幾年來人類對robot的發展中,robot被拿來做人類的好朋友或寵物。這樣的發展也牽涉到了情感和記憶寄託的問題。

一般人咸認為人的意志比較高超一等,我們有記憶、有家庭、有親情,我們的感情是比較複雜的、記憶是比較豐富的。

鄭淑麗在2001年的訪談[2]中曾表示:

我覺得人就是機器,我就是機器,所以我是靠著記憶晶片過日子,身體本身是hard drive的機械的組合,所以我所有的記憶情感都是insert chip。…在不同的folder,可以放不同的chip,…。

稱自己為在真實與虛擬空間中交錯的「數位移民工作者」(Migrant digital worker)[3],鄭淑麗看來走的並不是嚴肅批判科技的路線,而是遊走科技與人性交疊的雙重地帶,探索這中間的能量和可能性。

在〈BABY LOVE〉作品中,她藉由音樂傳送的行為,將參與者(主體)與系統(客體)透過臍帶(數位傳輸裝置)連結成另一個生物主體,系統擁有了參與著的情感元件(MP3),成為了新的生命體。

讓人不禁聯想到電影《駭客任務》中的母體(Matrix),鄭淑麗藉由藝術作品呈現了科技在現實中已可發展的層次,以「記憶與情感資料庫」複製了參與者的記憶與情感,經過碰撞和變異,形成了即使脫離參與者後亦能自行成長的「生命主體」。

網路空間與裝置空間

「寄物櫃嬰孩創作計畫」中,如果說第二件作品〈BABY LOVE〉的人機互動介面是旋轉咖啡杯的話,第一個計畫作品〈BABY PLAY〉的介面則是超大型桌上足球(table football),第三個計畫〈BABY WORK〉則可能是部古老打字機。

在7*15公尺空間中,〈BABY PLAY〉的地板被分成36塊儲存區,用來代表36個寄物櫃,36塊儲存區中可以透過網路存取不同的MP3音樂或文字訊息,球的移動會觸發儲存的記憶,而使整個空間隨著球的滾動而產生不同的音樂和視覺感受。

撇除未成形的〈BABY WORK〉不談,前兩項作品可以讓我們看到網路藝術與人之間存在著兩種互動的面向,也讓我們看到網路藝術的兩種層次。

首先,是網路藝術的虛擬性,存在於螢幕中的模擬圖示和視窗,將位元指令模擬成以視覺經驗為主的層次,互動經驗以視覺的感知為主,只要有主機和螢幕存在的網路空間就可以觀賞的藝術形式。

另一個,也是鄭淑麗在她近來的網路藝術中較常探討的,網路藝術的實體性。其實簡單的網路藝術也存在著少許的實體性,藉由滑鼠和鍵盤;對滑鼠和鍵盤的操作性不滿足,於是在更大的空間用更大的裝置,除了運用視覺,也挑戰其他的肢體感官,體驗更完整的感知經驗。這種網路藝術的新感知經驗,特別需要觀者的主動,它不再像傳統作品,觀者只需要被動地接受,在網站中,如果沒有足夠的積極與主動性的話,是沒有辦法全面地去瞭解它的多層次與複雜的架構。然而這也是她認為網路媒體超越其他媒體之處,即帶領觀者看到更多意想不到的內容。

鄭淑麗的網路行動裝置藝術,就是這種演化下的產物,實際空間與網路空間的相互聯繫,思考不僅只是單純的網路上和觀眾的互動,而是不固定的、任何形式的藝術呈現。

科技與藝術的結合

基於上述在鄭淑麗網路藝術中思維的面向,不難看出其實某個程度必定會遇到藝術家如何結合藝術理想與科技技術的問題。

鄭淑麗在創作早期自認是媒體藝術家,[4]從錄像、裝置、35釐米的影片,到1990年代初期開始走向網路相關創作計畫,1994年以後走向與高科技結合的藝術創作路線,作品形式也逐漸走向團隊工作、集體創作的形式,漸漸的認為自己算是個觀念藝術家。[5]

創作的計畫源起於一些影像、觀念和視覺設計,靈感成形之後便開始尋找共事夥伴,可能是製作者、文字作者、電腦系統工程師、設計者或演出者等等,因處理的主題類型而有不同的合作對象。

作品如〈BABY LOVE〉,參與的技術團隊便包括:日本的3D視覺設計師Hideo Takashima、負責機構設計漢邦國際設計公司與其營運總監楊博顯、負責動力系統與機構整合的大同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另外還有國立宜蘭大學數位創意生活應用技術研究中心的無線網路及多媒體技術以及新力電腦實驗室的數位音樂程式開發等等。

認為整體環境無可避免的將走向極細分類的專門化,加上網路藝術也會隨著時代不斷改變,藝術家沒辦法寫所有的語言,但是卻可以利用且融合所有與不同的語言來創作作品。這讓她走向以各地的媒體藝術中心為據點,以跨領域計畫的方式創作;先前與日本人合作的經驗,也讓她學到概念溝通的重要,合作的工程師和設計師只是帶進他們的長處,彼此要站在相同的概念上將作品發展下去。

結語

除了對數位技術的浪漫想像外,〈BABY LOVE〉其實還有意識地觸碰了網路的智慧財產權問題。她在網路上所創作的作品,因為對開發網路上「集體經驗的時刻」(collective moments)感到興趣,基於整體「進行過程」及觀眾「自發上傳」的概念,重視網路藝術「群眾參與/介入」的特質,視網路為一種新興的容易介入的媒介,群眾能夠「進入」作品中,成為重要的角色,賦予作品多變的面貌,而作品是全然的「公共領域」(public domain)。在這種認知之下,她認為所謂「著作權」在某程度上是被推翻的。鄭淑麗強調:「Net在她看來絕對不是狹義的、僅屬於數位傳遞技術的『網際網路』,而是更全面的『網絡』。」[6]而這也是為什麼她轉變了過去幾乎只以網路為作品發表的模式,改以更加具有實體感並更具大眾性格的互動裝置,做為這一系列的作品形態。

曾經,我不明白為什麼網路藝術和數位藝術這麼著重於與觀眾的互動,研究到了這裡,發現網路只是一個媒介物,一個容納更多內容的空間,互動為之帶來變化的活力。鄭淑麗利用網際網路的特性,將作品的內容貫穿在好幾個時空中,可能是數個地點,以及網路的虛擬空間,作品包括了實體的裝置、影像、以及透過網路人為的改變(不能預期的偶發)因而產生了無限的變化性。


參考文獻

一、書籍

翁淑華 譯(1997)。《寄物櫃裏的嬰孩》。台中:三久出版社。村上龍(1980)。《コインロッカー・ベイビーズ》。

二、期刊

王志仁(2002年2月)。〈沒有地址、只有網址的人-鄭淑麗、Armin Medosch、四方幸子3人故事〉。《數位時代,32期》,頁170-172。臺北: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吳達坤(2006年9月)。〈〈Baby Love〉前進零一位元藝術節〉。《藝術家,376期》,頁318-319。臺北:藝術家雜誌社。

邱麗青(2001年7月)。〈踢!寶貝,踢!:鄭淑麗談網路新媒體藝術〉。《電影欣賞,107期》,頁52-60。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曾鈺涓(2006年6月)。〈粉紅娃娃之夢:鄭淑麗與村上龍的《寄物櫃裏的嬰孩》之“Baby Love”〉。《聯合文學,260期》,頁145-147。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曾鈺涓(2006年6月)。〈集體記憶抑或集體失憶:鄭淑麗〈BABY LOVE〉的科技母體幻境〉。《藝術家,373期》,頁202-204。臺北:藝術家雜誌社。

游崴 採訪、蘇匯宇 整理(2005年11月)。〈數位浪人的大眾遊樂場:鄭淑麗新作《Baby Love》年底巴黎東京宮展出〉。《典藏今藝術,158期》,頁122-123。臺北:典藏雜誌社。

葉隆吉(2006年12月)。〈機械與藝術的一場美麗邂逅:機械工程與〈Baby Love〉〉。《藝術家,379期》,頁232-233。臺北:藝術家雜誌社。

鄭慧華(2000年5月)。〈遷移在真實與虛擬空間:訪網路創作者鄭淑麗〉。《典藏今藝術,92期》,頁154-155。臺北:典藏雜誌社。

鄭慧華(2000年5月)。〈鄭淑麗:立足紐約的數位移民工作者〉。《典藏今藝術,92期》,頁156-157。臺北:典藏雜誌社。

盧諭緯(2006年4月)。〈設計力量--漢邦設計跨界創作「Baby Love」〉。《數位時代,127期》,頁72-75。臺北: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三、網站

BABYLOVE(2005)。http://babylove.tmoa.gov.tw/

BABYLOVE(2005)。[babylove.mp4(3'11") ](巴黎東京宮展出影片)。http://babylove.tmoa.gov.tw/html/pdt.html

微型樂園(2006)。〈數位沙龍-專訪鄭淑麗跨國創作計畫 babylove〉。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http://www.digiarts.org.tw/Resource/LeaRec_detail.aspx?LeaRecDBID=26(2007年1月26日)瀏覽。


[1] 邱麗青(2001年7月),〈踢!寶貝,踢!:鄭淑麗談網路新媒體藝術〉,《電影欣賞,107期》,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頁52。

[2] 邱麗青(2001年7月),〈踢!寶貝,踢!:鄭淑麗談網路新媒體藝術〉,《電影欣賞,107期》,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頁53。

[3] 鄭慧華(2000年5月),〈遷移在真實與虛擬空間:訪網路創作者鄭淑麗〉,《典藏今藝術,92期》,臺北:典藏,頁154。

[4] 鄭慧華(2000年5月),〈遷移在真實與虛擬空間:訪網路創作者鄭淑麗〉,《典藏今藝術,92期》,臺北:典藏,頁154。

[5] 同上,頁155。

[6] 游崴 採訪、蘇匯宇 整理(2005年11月),〈數位浪人的大眾遊樂場:鄭淑麗新作《Baby Love》年底巴黎東京宮展出〉,《典藏今藝術,158期》,臺北:典藏雜誌社,頁123。

2007/01/29

也談赤裸-關於MoT明日博物館與theFLOWmarket™

 

前言

一個更美好的明天,你必定是要親身參與的。因為明天之於我們的距離,不是遙遠的未來。一切都可能在明天發生。[1]

這句美妙的介紹詞來自「MoT明日博物館」的官方網站,到底這個新成立的民間「博物館」是什麼來頭?展出什麼?有什麼意圖?這是泛藝術圈的一種新趨勢?能帶給我們什麼新想法?這些種種的疑問,我思考。

場域:MoT明日博物館(Museum of Tomorrow

2007年1月4日,「MoT明日博物館」落成開幕,號稱是「全球第一座二十四小時不打烊的另類『地景藝術』」。

這座「博物館」源起於兩家建設公司的合作與近來重量級建商聯手合資開發大型住宅案的趨勢。

長年經營豪宅巿場聞名的忠泰建設公司,與營建股股王長虹建設公司,合作推出位於建國北路、巿民大道上,國內最大都市更新案,案量上看百億元。這是繼宏泰建設、元利建設、家美建設合資成立寶徠建設公司,合資開發信義計畫區豪宅案之後,再度創下重量級建商合資計畫的案例。

位於巿民大道和建國北路口的這塊基地約達2700坪,當初忠泰與長虹各取得部分土地,為求基地完整性,雙方決定以60%、40%的出資比率,由忠泰主導共同成立「忠泰長虹建設公司」,共同合作推案。

忠泰建設以「社會公益、企業回饋」之名,從建築企業的本體出發,跨領域結合文化與藝術,成立「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而該基金會推出24小時不打烊且免費開放的「明日博物館」,則是以不定期、不定時、游走於都會間的博物館概念,希望將日常生活的美學行為與態度,落實於大眾的生活中。該博物館的首站的展覽地點,就在忠泰長虹建設建國北路、巿民大道的都市更新案基地上。[2]

在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忠泰長虹建設與PPAPER雜誌的共同策劃下,首展引進丹麥設計師Mads Hagstrøm的「心靈超市」《theFLOWmarket™》[3]來台展覽;第二個展覽則是探討何謂的理想生活和理想的居住空間的《Happy Living》[4]

首檔的這兩個展覽,是以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方式,以歷經交通倉儲、修車廠的歷史更迭下的倉庫作為展演場域,探討如何為這個社會實踐一個更好的明天。未來,則是會時時變換展覽主題,以免費、24小時開放民眾參觀的展場形式出現在許可的忠泰建案基地上。

展覽:Mads Hagstrøm的《theFLOWmarket

2004年由丹麥設計師Mads Hagstrøm所創造的「theFLOWmarket™」,曾獲許多設計獎,在丹麥成為專賣心靈補給品的設計「時尚」品牌,是極具話題性的人類心靈超市。

Hagstrøm認為人們不斷追求科技和經濟的進步,創造了一個「欣欣向榮」的工業社會,但也導致了「個人」、「群體」、「環境」三種層次的不平衡。Hagstrøm的想法是:「如果你想要改變遊戲,你就得先跟著玩。」認為未來所有人都該具備一種從宇宙思考的完整心態,創造出theFLOWmarket™這個販賣消費意識覺醒的超市,目前提供了「個人」、「社會」、「環境」三類型的商品。

個人類:身體、精神與心靈成長的平衡。

社會類:人與人之間、文化、經濟、社會、技術成長的平衡。

環境類:環境成長的平衡。

以下是台灣展場販售的38種theFLOWmarket™商品及其分類整理一覽:

個人類

你很美

你很美 275ml $75

(you are beautiful)

外表不重要

外表不重要 150ml $100

(more than skin deep)

說真心話

說真心話 275ml $30

(say what you mean)

讓你沒壓力

讓你沒壓力 200pcs $30

(stress killers)

中庸

中庸 200pcs $30

(balance)

消除症狀

消除症狀 200pcs $30

(symptom removers)

不要失去自我

不要失去自我 200pcs $30

(how to feel oneself)

更好的明天

更好的明天 200pcs $30

(better tomorrow)

暫停一下

暫停一下 200pcs $30

(pause)

終結運動不足

終結運動不足 200pcs $30

(a lack of exercise killers)

安心零食

安心零食 200pcs $30

(comfort eating treats)

身分確認

身分確認 200pcs $30

(identity finders)

決策者

決策者375ml $15

(choice makers)

沒有包袱

沒有包袱 25ml $135

(no possessions)

關掉電視

關掉電視 700g $135

(turn off TV)

慢活

慢活 75g $75

(live slowly)

   

社會類

道德勇氣

道德勇氣 4gallon $250

(the moral courage)

保持誠實

保持誠實 200pcs $30

(stay true)

無條件的愛

1/4無條件的愛 250ml $30

(1/4 unconditional love)

包容

包容 1000ml $50

(tolerance)

不要政治

不要政治 1000ml $50

(no politics)

請•謝謝•對不起

請‧謝謝‧對不起 250ml $15

(say please. thanks. sorry.)

留時間陪伴彼此

留時間陪伴彼此 200pcs $30

(time for each other)

咱們來冒險

咱們來冒險 200pcs $30

(off liners)

安靜片刻

安靜片刻 200pcs $30

(silence)

終生保固

終生保固 50ml $50

(lifetime guarantee)

好感

好感 50ml $50

(good vibes)

家庭價值

家庭價值 4000pcs $250

(the family value)

跟小孩老人聊天

跟小孩/老人聊天 2kg $135

(talk to youngers/elders)

集體意識

集體意識 150ml $100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團結

團結 450ml $75

(team work)

環境類

宇宙•地球•我們

宇宙‧地球‧我們 5kg $690

(universe. earth. us.)

空氣清新

空氣清新 200ml $75

(clean air)

只騎腳踏車

只騎腳踏車 1kg $100

(bicycle only)

乾淨的自來水

乾淨的自來水 275ml $30

(clean tap water)

基因改造食品

100%基因改造食品 170g $100

(100% GMO)

環保知識

環保知識 170g $100

(green knowledge)

美麗的河川

美麗的河川 275ml $30

(beautiful rivers)

   

其中除了「請‧謝謝‧對不起(say please. thanks. sorry.)」是內含不明液體的利樂包外,其餘皆是大小不等的空瓶罐等容器,包裝的則是最簡單的黑與白。在「theFLOWmarket」裡,販賣的是一種認同的概念,一種想像的商品,也同時是一種消費者覺醒意識。你可以買4000顆大罐裝的「家庭價值(the family value)」、一管「沒有包袱(no possessions)」強心針、一瓶「讓你沒壓力(stress killers)」維他命或是一瓶「好感(good vibes)」噴霧,也可以購買你未說出口的「不要政治(no politics)」或「道德勇氣(the moral courage)」等主張。而某些如「1/4無條件的愛 (1/4 unconditional love)」還是「100%基因改造食品(100% GMO)」則是屬於反諷類的商品。

為了使展覽主題更拉近與台灣社會的關連性,全系列38種商品中,有19種是針對台灣議題的限量商品。[5]來這裡消費看展的以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居多,看來展覽的話題性和24小時不打烊且免費的展出模式,的確吸引了不少處在泛藝術圈邊緣的族群來參與。而在台灣販售的這些商品中,「不要失去自我(how to feel oneself)」、「更好的明天(better tomorrow)」和「暫停一下(pause)」則是率先售罄的前三名熱門產品。

概念發想:Anna LappéHope's Edge

theFLOWmarket™的主張之一,引自Anna Lappé的名言:

Every time you spend money, you're casting a vote for the kind of world you want.[6]每次你花的錢,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

Anna Lappé最為人所熟知的著作,是2002年出版,與她的母親Frances Moore Lappé合著的《Hope's Edge: The Next Diet for a Small Planet》。[7]這本書其實是1971年Frances Moore Lappé所著《Diet for a Small Planet》(一座小行星的飲食)的延伸。

Frances Moore Lappé的《Diet for a Small Planet》原以「為什麼會有飢荒?」的疑問出發,後來改為「富饒的地球上為何會有飢荒?」,她發現地球上的糧食其實足以餵飽每一個人,然而卻仍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民得不到賴以存活的食物的問題根源其實是糧食的浪費。她舉出了許多的研究數據,如:

‧每人每天可以分配到兩磅穀物,約可提供三千大卡熱量,這還不包括豆類、馬鈴薯、堅果、水果和蔬菜等在內。地球上的食物顯然足供每人所需,然而大約每六個人中,還是有一個人要挨餓。[8]

‧美國農民用十六磅穀物和黃豆餵養牛隻,卻只換得一磅牛肉。[9]…隨著牲口數的不斷增加,牠們的排泄物釋放出來的沼氣,目前佔全球沼氣總量的百分之十六,這種溫室氣體的影響力,比二氧化碳還要高出二十五倍。[10]

在三十年後的2001年,Frances Moore Lappé與女兒Anna Lappé意識到人的選擇對生物和環境具有決定的影響力,但是卻有一種脫勾的現象存在於人的內在生命(內心深處的感受和需求)與自己構築的世界之間。人創造自己所憎惡的社會,且不認為自己有權選擇,因此被資本、市場和專家牽著走。

Lappé母女歸納出五個最具影響力的思維陷阱:

1、糧食不足是敵人,不斷生產才得救。[11]

2、人生而自私。為了存活不得不以自我為中心,並隨時準備與人競爭。[12]

3、讓市場決定,專家做主。[13]

4、見樹不見林。相信問題可以一點一點解決。[14]

5、姑且不論缺點為何,但是目前全球資本主義制度,已經是不完美的人類所能達到的最佳境界。[15]

人們在希望邊緣遊走,透過擁抱恐懼和改變,才能接續內心與外在世界的脫勾,有選擇的權利也能心甘情願做選擇。

對照:Giorgio Agamben與《Naked Life

與《theFLOWmarket™》展期相近,台北當代藝術館的《赤裸人》(Naked Life)展覽[16],策展人徐文瑞(Manray Hsu)和瑪蘭‧李西特(Maren Richter)引用當代義大利哲學家阿岡本(Giorgio Agamben,1942-)的哲學思想來探討全球化時代下人類既特殊又普遍的生命狀態。

Agamben區分人類生命為「自然生命」和「政治生命」兩個面向。而所謂的「赤裸人」就處在這兩種生命的分裂狀態中。Agamben延伸法國哲學家傅柯(Michel Foucault)「生命-政治」(bio-politics)[17]的觀點,認為生命政治中的死亡威脅與生命維護,其實是一體的兩面。Agamben的例外狀態常態化之說,是指現代國家的發展和國土安全一旦成為國家主權活動的最重要原則,便容易訴諸例外狀態(state of exception)來避免失序的產生。國家主權的特殊權力,已經內化成為人民日常的集體意識,使「赤裸人」普遍的現象。

Agamben的例外狀態理論思想,一方面深化地分析了主權政治結構的認識論基礎,另一方面其實是想要建構一種班雅明意義上的彌賽亞主義式[18]的例外狀態思想,並以後者來對反於前者。他把例外狀態的「優位性」提高到主權者之上[19],拆除例外狀態與主權的關聯,賦予例外狀態具有終結傳統主權政治的革命性地位。最後,Agamben以例外狀態的發生建立一種恢復或保持人類的潛能性(potentiality/impotentiality)的政治哲學。

對應於《赤裸人》一展,運用觀眾的參與,或記錄或偽記錄,或擬諷,或想像、投射與隱喻,也是試圖帶出新的反省機制,探討權力結構的力量,進而思索「赤裸人」的生存指南與抗爭策略。

結語

赤裸的例外狀態一如Lappé母女筆下的思維陷阱,讓我們不得不做某些惡事,只能順從,不能質疑為什麼。

同樣的,我們身處游移且變動的邊界,因為有藝術帶給我們的能動性,多少推動著人們不斷的反省,不斷的思索破解陷阱。

可藝術的領域,也同樣的有些弔詭的情境,或許會藉助某些權力以擴大影響的版圖,也許會被某些權力巧妙地偽裝、滲透進去,冷不防地,讓我們又陷入赤裸的境地。

明日博物館與《theFLOWmarket™》展覽,某一方面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消費的赤裸,一方面又與市場靠近(或者說是玩另一種市場遊戲),而這樣的曖昧,又豈止只存在於一地。

這樣看來,至少我有一點慶幸,身處「較批判」的學術環境,讓我們勤於問問題,勤於找資料,也勤於思考,不至於,裸的這麼徹底。


[1] MoT明日博物館官方網站:http://www.museum-of-tomorrow.com/

[2] 展覽時間為2007年1月4日至5月17日,地點則在台北市市民大道三段180號。

[3] 展出時間為2007年1月4日至2月28日。

[4] 展出時間為2007年3月22日至5月17日。

[5] 打星號*的商品是「台灣限量商品」。

[6] Anna Lappé, O Magazine, June 2003.

[7] 中文譯本為大塊文化出版的《一座小行星的新飲食方式》。

[8] 陳正芬 譯(2002),《一座小行星的新飲食方式》,台北:大塊文化,頁24。

[9] 同上,頁35。

[10] 同上,頁36。

[11] 同上,頁35。

[12] 同上,頁48。

[13] 同上,頁49。

[14] 同上,頁44。

[15] 同上,頁45。

[16] 展出日期為2006年12月3日至2007年2月4日。

[17] 現代國家由強調生命的保護與維護,而產生的對人的新權力機制管制。

[18] 一種與主權的思想爭鬥方式。

[19] 就基礎性而言。

2007/01/27